孙吴资讯网

用户登录

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

十万俱乐部再扩容,零跑拿到头部造车新势力最后一张入场券?

2022-06-29/ 孙吴资讯网/ 查看: 214/ 评论: 10

摘要后发者,未必不能先至。作者|孙晓编辑丨高岩来源|野马财经在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激烈的变革下,传统车企的转型
http://shweilei.com/ http://shweilei.com/

后发者,未必不能先至。

作者|孙晓

编辑丨高岩

来源|野马财经

在新能源电动车市场激烈的变革下,传统车企的转型以及跨界造车新势力的入局,让这条刚性增长的超级赛道发展如火如荼。

作为后起之秀,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零跑汽车”)逆流而上,3月、5月份交付量均破万,4月份在疫情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更是以黑马的姿态一举夺得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第一名,显现出了零跑汽车进入第一梯队的潜力和实力。到6月份,零跑汽车已经完成10万台量产车的跨越,拿到了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的入场券。

突破十万台下线门槛

业内有这样一个共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累计下线10万台量产车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坎,如果能够跨过这道坎,这家造车新势力等于突破了“生死线”。

从2019年6月28日首台量产车零跑S01交付,到第十万台量产车——零跑C11性能版下线,该公司用时3年完成了科技型智能电动汽车从0到10万台的跨越,按从5万台到10万台的时间来算,这个过程,仅历时半年。

另据零跑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5月份交付新车10069辆,环比增长10.81%;今年前5月,零跑汽车累计交付4.07万台,连续14个月同比增幅超200%,成为造车新势力中增速最快的车企。

为什么说10万台是造车新势力的“生死钱”?根据瑞银证券测算,电动车的盈亏平衡点大约为20万辆,起步是10万辆。有业内人士认为,新造车企业年销量必须超过10万辆才能活下来。

换句话说,造车新势力的10万台量产车是门槛,也是进入第一阵营的开始。

已经上市的造车新势力小鹏、理想、蔚来销量同样不容小觑。公开数据显示,5月份,蔚来汽车销量0.7万台;小鹏汽车交付量为1.01万台,同比增幅达78%;理想汽车交付约1.15万台理想ONE,同比增长165.9%,哪吒汽车月销量1.1万台,同比增长144%。

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零跑汽车共交付4.37万台智能电动汽车,在中国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六,交付量次于“蔚小理”的超9万台、哪吒汽车的6.97万台、威马汽车的4.42万台。对比新能源汽车行业领头军,零跑站稳第一梯队的力量比想象中更加顽强。

从整个行业数据看,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势如破竹,无疑证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竞争会更加激烈。

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接近15%,仅1年就从5%增至近15%,这样的渗透速度也在警示造车新势力们,快速提高交付数据,抢占更多市场,才能存活下来。

截至目前,以用户为中心、以“直营+城市合作伙伴”模式下,零跑在北京、上海、杭州、武汉、金华等地设立多家直营中心。截至2022年3月31日,零跑在全国共有336家销售门店,计划透过直营店及渠道合作伙伴店的均衡组合进一步扩张销售及服务网络,全国主要城市实现全面覆盖,从而为用户的服务提供便利,让零跑销售服务触手可及。不局限于国内,零跑亦计划2023年前在欧洲设立首间海外旗舰店,并在适当时机进入全球其他主要市场。

成立的7年时间里,零跑汽车提供贯穿用户购车、用车、售后的全生命周期价值体验,不仅提供智能性、便利性的产品,还通过工位和技师的专业认证形成了“综合服务中心+服务中心+共享服务中心+钣喷中心”,围绕用户开展碎片化和灵活性的服务渠道模式,力争做到渠道服务更加成熟与多元。

后发优势几何?

新能源车的弄潮者们,从不缺少创新故事和极致科技。

2015年,智能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市场新生赛道,基于在智慧交通领域的研究(视觉AI识别领域),以及对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预判,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怀着信心在杭州创立零跑汽车,从此带着科研技术团队,驶入智能电动汽车研发赛道。

在2015年至今的造车之路上,零跑汽车累计获得7轮融资,融资金额超百亿元,投资机构涵盖杭州市政府投资平台等政府部门,还包括中金资本、中信建投资本、红杉基金、国信证券等一众明星机构。

这些融资,除了技术研发、人工成本、渠道建设及运营外,还投入大笔资金用于建造金华工厂。

造车常被外界视为“烧钱游戏”,资本和市场的热捧不可或缺。“蔚小理”的成功,让更多的投资人看好这一领域的机会。不过,“现在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奠定,产业并购热潮也已经退去,加之疫情的影响,新能源汽车投融资现在可以说已经到了一个‘冷静期’”,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事实上,零跑汽车也是第一波新能源造车浪潮中崛起的公司,赶上了投融资的好时候,快速发展壮大起来了。零跑汽车之后,是否还会有新崛起的车企受到资本和市场的力捧,从而拿到“10万俱乐部”的入场券,很难说。也有可能是最后一张入场券了。

根据零跑披露的信息显示,零跑产品主要定位于15-30万元的中国中高端主流新能源车市场,目前有三款在售车型,分别为TO3、C11、C01,覆盖中型SUV、中大型轿车及微型车,均为纯电动路线。

2020年开始,零跑对目标市场进行区分,零跑T03问世,凭借较低价格、超400公里续航,还有同级别车型少有的L2级驾驶辅助系统等配置,由此打开了市场销量。数据显示,2021年Q3和Q4,T03的交付量均过万,累计交付3.91万辆。

2021年,零跑C11中型SUV交付。值得一提的是,C11有国产自研的汽车智能驾驶芯片,同时也是零跑原创,且在车型上做了很大改观,在中高端汽车市场成功迈出一步。截至2021年末,该车型共收到2.25万份订单。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凭借安防领域的成功经验,朱江明认为核心技术自研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零跑选择“全域自研”,掌控技术自主权。

零跑的“全域自研”,指的是整个智能驾驶系统和智能电驱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全部由自己团队研发。

今年,零跑推出继SUVC11后的第二款车型C01,搭载无电池包CTC技术(CelltoChassis的缩写,即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代表了零跑全域自研的最新成果。

早在七年前,零跑就成立了电池研发团队,掌握了基于电芯、模组、电池包和BMS(即电池管理系统)的全部技术能力。为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的落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C01立项之时,零跑将CTC作为标准技术融入到这款车上。

2019-2020年,经历两版CTC技术的工程实践方案,零跑初步完成了CTC方案的设想。此时空间利用率提升5%-10%,整车刚度提升10%。2022年,经过了不断的试验论证和改进完善后,终于实现该方案的量产落地。

零跑的三电研发成果中,BMS同样表现不俗。其中,C01应用了行业首创的、基于BMS和云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AIBMS,融合了大数据和AI深度学习等相关工具,为用户提供触达电芯级别的实时云端安全保护,在电池安全、电池寿命、电池性能层面实现全方位的提升。而“NE时代”根据新能源乘用车保险数据统计,2022年5月,新能源乘用车BMS装机量共3.24万辆,同比增长112.02%,零跑以7751台的数量、同比增长742.5%的优势进入该能源乘用车电驱动装机量重要榜单,增量十分可观。

七年磨一剑。“刚开始,我们在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虽然有点慢,但是目标很清晰。”在朱江明心里,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全球领先,在智能驾驶领域没有理由不是全球第一,零跑已经稳稳驶入2.0时代,正加速实现领跑智能电动汽车的大目标。

在长期正确的全域自研路线上,零跑围绕智能化和三电系统,以“三大”竞争力优势,即: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动力,打造智能汽车完全体。

在当前的汽车市场,智能辅助驾驶功能正在成为行业与消费者关注的重点。基于此,自动驾驶乘用车的渗透率也在逐步增加。根据IDC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汽车市场数据追踪报告》中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L2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渗透率达23.2%,呈现大幅增长态势。

作为零跑C01产品,拥有着符合中国道路环境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全系标配Leapmotor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28个高精感知硬件,23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等。

不仅如此,为应对供应链的不确定性,零跑还超前布局,实现了多供应企业、多区域规划机制,有效提高了供应链抵御风险的能力。

截至2022年3月17日,零跑科技在中国有925项注册专利、570项专利申请、194项注册商标及13个软件版权。其中,公司拥有134项与电驱技术相关的专利及专利申请,其中包括32项算法专利及专利申请。C11B水冷电驱系统获评为“中国心”2021年度十佳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行业人士评价,在创新研发的持续性投入下,零跑正用史无前例的科技阵容在“全域自研”上加速前进。

未来能否继续站稳脚跟?

近5年以来,传统车企的转型以及跨界造车新势力的入局,让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如火如荼。放眼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经是主流趋势,而纯电动车型出色的动力表现,征服了不少消费者。

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智能汽车时代来临,持续看好智能汽车在整车制造、智能驾驶产业链中的投资机遇。伴随着智能汽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智能驾驶领域中的感知系统、决策系统、高精度定位、智能座舱、汽车软件、车联网等领域将迎来新的投资机遇。

要么冲击前进,要么狼狈退场。而集中成立于2014-2015年期间的特斯拉、小鹏、理想、蔚来、零跑汽车等拔得头筹,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朱江明在致车主的感谢信里表示,“历时七载,零跑终于不负10万位用户的信任,除了感恩,零跑人唯有戒骄戒躁、以终为始,方能有更多的朋友与我们相伴前行;站在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坚持在核心技术领域突破、创新;继续坚持以用户为中心,坚定地和我们的用户一起走下去、闯下去,持续为用户的出行和生活创造最大价值。”

“透过财务数据,能够看到中国新能源造车发展‘道阻且长’,但终有一天‘行则将至’。”行业分析人士指出,在零跑汽车的身上,看到的是车企造车势力的不断探索与优化。当沉淀了足够的技术实力与品牌影响力,剩下的就是如何讲好一个让市场相信的故事。

当新一轮角逐开启后,随着零跑汽车产品矩阵的进一步创新和完善,你认为其能否乘风破浪抢占C位?留言区聊聊吧。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分享 邀请
上一篇:暂无

最新评论

返回顶部